王九这会儿还在山上看开荒呢,他得自己找过去。
不过,过去找也有好处,免得在县里被人瞧见。
刘三谢过他们,心里头就有点儿埋怨池远舟了。
姜竹表哥都知道的事,告诉他一声不就完了,害他这一通打听。
然而他实在是冤枉池远舟了。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王九都和池少爷说不上话,池远舟要是想弄茶引子,会往好的找,而王九家门路,就能弄到九等且斤两比较小额的茶引子。
九等的茶引子,去换茶,最高也就能换来六等茶,自己家就有茶园的池少爷压根儿就看不上。
对别人而言,三等是好茶。
但他们家茶山多,自家喝的可是头等、二等的,要不是宝峰县茶送不进宫里,他喝的保不齐都得叫贡茶。
刘三也没耽搁,打包了些好吃好喝的,揣上好处,找王九去了。
王九听说是姜竹朋友,把吃的喝的留下了,没要他银子,“卖不卖你得看我二叔,我就是领你过去。”
刘三当然一口答应。
傍晚王九提前走了会儿,领刘三回家,一通忙活,刘三得偿所愿,弄到了好几张九等茶的茶引子。
这会儿他手上还有茶引子,还是因为快到秋季茶市了。
春茶的早没了。
刘三出了门一阵肉疼。
茶引子其实本身很便宜,可以说就收个印刷的工本儿费,但私下买,这一张就要一两银子。
一张还就能买五斤茶。
真买了九等的粗茶,他得亏死。
不行,他还是得找姜竹一起去走门路。
叫上姜竹才能叫出来他表哥,他表哥一起才好叫韶家管茶园的人卖几分面子。
第二天一早,刘三就带着布料找姜家村来了。
和置了一夜气,刚把弟弟压到竹林赵先生那儿上课的江宏明对脸遇见了。
江宏明一愣,“刘老板?”
“江兄弟!”刘三正想问路呢,他下了车先搬了一匹布给江宏明,“正好,你给我指指路,小姜兄弟和沈兄弟家怎么走?我记得常和他一起摆摊的堂哥住村里?”
喜欢谁(二更)
江宏明指路,刘三先去了姜大山家,又去了姜四山家。
家里孩子都去念书了,青壮不是在田里,就是在开荒,姜大山家就家蕙在,刘三一听家里没大人没男人,也没好意思进去,抽了两匹布给她,说是姜竹让给的。
然后又去隔壁姜四山家。
听到动静正牵着孙女在门口探头看的刘秀霞惊呆了,“还有我家?”
“有。”刘三笑呵呵地也给了她两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