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茶园子就靠这个盈利。
不过不是熟人介绍的,一般他们不会冒这个险。
一斤两斤的尚好,多了一旦被查到,涉及百两之上的金额,遇到朝廷严抓严打,是要流放的。
为了保险,还有另外一种倒卖的方法。
茶园多余的茶不卖,“送”给茶农、亲戚、朋友回家喝。
不涉及买卖,不用交茶税,茶商再到这些茶农、亲戚和朋友家里串门走亲戚,问路喝水,巧遇闲谈,然后“纪念品”换“纪念品”,“土特产”换“土特产”,共同见证好客与友谊的桥梁。
怎么偷偷换茶还有别的方式,再多的姜竹就不知道了。
不过想买这种茶,想赚这种钱,有个前提就是,不管几等,总之得先弄到点儿茶引子。
池家也好,韶家也好,他们在宝峰县名头太响,每年有多少茶引子经常往来的茶商可能比他们自己都清楚,早就算计完了,池远舟有,大概也给不了刘三几张。
他们买完布,又采买了些小玩意儿和不太贵的小首饰,就去姜竹舅舅家找人了。
二表哥韶宗升还在开荒,三表哥韶宗固领他们去买盐。
韶家人多产业大,每次采买量也大。
尤其是现在还招揽了那么多难民开荒修梯田,买盐的时候一亮韶府的名号,果然问都没人问,直接卖了他们两百斤。
一半粗盐,一半细盐。
粗盐肯定是给难民吃的呗。
对姜竹进山收药和收山货的新买卖韶宗固倒是没说什么,就是有点儿心疼姜竹年纪小,天天钻山辛苦又危险。
但想到姜竹要修梯田,短时间又没什么能赚钱的营生,也是叹气。
“以后你要不方便买什么就到家里喊我,进山收到了稀罕的皮子先别急着卖,你先拿给我看看,府里老爷少爷夫人小姐入冬也要置办新衣裳,我帮你拿府里先问问,他们瞧上了,不在乎钱。”
姜竹:“嗯。”
韶宗固:“要是弄到鹿了,你也收过来,府里老爷、少爷爱吃,我替你跟管事要价。”
姜竹再点头:“嗯。”
然后他问起茶引子的事。
韶宗固一听就知道刘三是什么盘算。
管茶园的管事他也熟,采茶时候人手不够还上庄子上借人,两边牲口也经常共用,偷偷倒换点儿茶是常规操作,不是大买卖老爷都不管,跟管家说一声就行了,赚了钱他们也能分点儿好处。
这事儿不大。
他跟姜竹说了个地址和名字,是他们茶园管事的远房亲戚,叫刘三到时候去找人就行。
“不过茶引子府里也没办法,这会儿早就没了,他要不介意多花点儿钱,其实你也知道门路。”
“我?”姜竹疑惑。
韶宗固笑,小声道:“就是你从前帮忙打兔子那俩官差,你找王九,他叔叔能弄到。”
王九?
那个高个子官差?
姜竹问清了,也没耽搁,他们又返回去找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