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蹙了蹙眉,努力回忆了一下:「应该是多了些味道,吃起来有点贼。」
好容易抓住了陈苒,唐肃赶紧请教,他大致把包子的馅料流程说了一遍:「煸的时候是先下肉丁,然後鸡丁,最後才是笋丁。等到煸炒上色之後,再加鸡汤烩制,应该没问题吧?」
陈苒还是第一次做这三丁包,不过,这不妨她听出这菜谱的问题。
「你说这包子多了点味道,味道发贼,那就应该是加鸡汤的关系了。」
许老怪在教陈苒淮扬菜的时候,可不是一味只教了基本功和菜谱的。
淮扬菜既然号称是「文人菜」,那麽其中的源远流长,各种菜谱的关窍,就要说清楚。
有了来龙去脉,再去寻找味道的源头,就很容易了。
唐肃忍不住说道:「我特地找的菜谱里面都说是加鸡汤。再早一点的食谱里也都是加鸡汤,这点应该没错吧?」
「当年的三丁包子加鸡汤没错,但是咱们这馅料加鸡汤,就错了。」
杜召虎在一边有点疑惑:「可是小师姑,当初师父也说过这个菜谱是加鸡汤啊。」
确实,加鸡汤不对这一步不是许老怪传授的,而是陈苒自己领悟出来的。
如今,她的厨艺丶她的基本功,足够支撑着她去探寻一些菜谱的真伪了。
「三丁包子最开始的源流,你们知道吧?」
杜召虎点点头,他毕竟是淮扬一脉的传人,对这扬州第一包还是很熟悉的。
「三丁包子算是我国面点界的一大创举,开熟制馅料之先河,是当年的富春茶社首创。自打这三丁包面世之後,就供不应求。」
陈苒点点头。
「是这样的,但是为什麽富春茶社别的包子都是生馅料,到了三丁包子这就变成熟制馅料了呢?」
这一点,陈苒也想过一段时间。後来,终於从许老怪给她的一堆明清笔记中的一段话,找出了原因。
富春茶社的另一大名点,是鸡汤面!
「富春茶社的鸡汤面十分有名,在当年就顾客盈门,可以推断出,每天都必然要吊大量的鸡汤出来。」
陈苒又看了一眼面团的状态,一丝不苟地洗乾净手,准备开始炒制馅料。
「那麽吊大量的鸡汤,这些用来吊鸡汤的鸡怎麽处理呢?」
周厨师在一边也听懂了,她恍然大悟道:「用来做包子馅儿了!」
陈苒点点头:「因为这鸡是吊过鸡汤的,是已经熟得透透了的,所以其他两样馅料原料也得一起做熟,口感才能配得上。」
「这也是为什麽,原菜谱的馅料中要加鸡汤。因为吊过鸡汤的鸡肉,多多少少还是缺了点味道。」
「可是我们现在剁的这馅料,是没有拿来掉过汤的上好鸡腿肉。这时候再加鸡汤,鸡味就未免过了,也就是唐师傅说的『贼』。」
陈苒已经开始煸制三丁馅了!
杜召虎恍然大悟,忍不住说:「师姑,怪不得师父选了你传承。」
那些书,师父也拿过给他。但是他这人一看书就头痛,从来没有仔细看过。
「杜师傅,那些书我都看完了,回头拿给你慢慢看。」
陈苒没有沉湎在大家的夸赞里,热锅冷油,立刻把肉丁一股脑倾入锅中煸炒!
这肉丁偏肥,这一步一定要炒透,尽可能让肥油多煸出来一些,之後的包子才能肥而不腻。
等到锅中明显多了不少油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能把鸡肉丁倒进去继续煸炒。
香味已经出来了!
这股猪油和鸡肉混合的香味,让一大早爬起来做饭的厨子们也忍不住口舌生津。这个时候,再把新鲜的笋丁倾倒进去。
一股清香味,又加入了这股肉香味!
三样丁都被煸炒得紧缩,这个时候才能开始加调味。陈苒熟练地调味,最後又加了两大勺酱油,看着馅料变成勾人食欲的颜色,这才加了半勺虾子,又补了四勺高汤,开始烩制。
烩制馅料的诀窍就是汤汁要少,火候要大,人必须一直搅动着才行。
眼看着汤汁越发浓稠,三丁馅也开始透出胶质,整体开始有些黏糊状态,那香味愈发勾人。
「好了,盛出来吧。用那边的大铁盘盛,让馅料尽可能放凉再包,不然会影响包子皮的发酵,最终坍软。」
陈苒放下勺子,看着杜召虎过去一板一眼地盛馅料,自己擦了擦汗,又去看面团。
面团差不多,加硷水揉透,陈苒开始包包子。
淮扬菜白案的功夫深,她没学过,只能凭着许老怪的说法,再加上自己从卷饼菜谱处得来的一点白案功底勉强模仿。<="<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