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的话语,顾宁熙愣愣看着眼前人。
突厥欺凌中原百姓数十载,她知晓大晋势必要平定边患,一雪国耻。
而他……终归还是要亲征的。
不过眼下远没有到大晋可以和突厥开战的时机,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
单就厘清内政丶恢复国力便足够占据大晋君臣九成的精力,陆憬指着单独成立的户部奏案:“这十几本你也拿去罢。”
顾宁熙回神,默默瞪他一眼。
她算是看出来了,他最不喜欢批阅户部的公文。
陆憬将人揽到自己怀中坐下,倒也心疼她。
“我们快成婚了,中书省和工部的官职不如你先放下?”
他可以另提拔人顶上,顾宁熙点头:“好啊。”
她从前还以为到了这一日自己会难过,但看着手边日复一日处置不完的公文,她竟觉得这般提议甚好。
顾宁熙开始考量中书省中谁适合接替她的差事,其实有五位中书舍人已经足够。
见她应允,陆憬紧接着说起另一事:“还有十一月十五,父皇在仁智宫设宴,我们一同过去。”
顾宁熙迟疑:“我……我还是晚些时日再去罢?”
要去拜见太上皇,她难免紧张。别的不提,她和宣平侯府的欺君之罪是实打实抵赖不得的。
纵然陆憬不再计较,但不代表太上皇也能有这般气量。
“无妨,这场家宴父皇和母後本就是为你设的。”
若是不带了元乐去,陆憬都不知晓父皇是否会让他进殿门。
顾宁熙问得小心翼翼:“太上皇不治我的欺君之罪吗?”
“无妨,功过相抵了。”
“功?”
陆憬笑起来,在顾宁熙面颊上亲了亲。
“在父皇眼中,宣平侯府能将你生成女郎,便是最大的功劳。”
……
十五月团圆,仁智宫正殿内欢声笑语不断。
侍女们捧着精致菜肴鱼贯而入,虽移居别宫,但宫中太上皇惯用的太医与御厨一并都迁来此。後妃与未成年的皇子随行,在仁智宫中用度不减。少了政务烦忧,太上皇的日子怡然自得。这万里江山,他放心交到祈安手中。
今日单是家宴,并不如何讲究排场。
太上皇与姚皇後入座,吩咐殿中无需太多人侍奉。
顾宁熙坐于陆憬身畔,赴宴前她好生装扮了一番。孙姑姑为她择了一件绯红色绣如意牡丹云纹的锦裙,墨发挽作飞天髻,配了一对赤金嵌红宝的流苏牡丹发钗,再点缀几朵珠花。绯红的颜色不会喧宾夺主,又足够鲜亮喜庆,更衬得她明艳动人。
太上皇愈看儿媳愈满意,祈安这小子有福气啊。他记得自己从前在御书房中还召见过顾宁熙,是个进退有度丶落落大方的聪慧孩子。
虽说祈安的婚事定下得最晚,但常言道好事多磨。这小子眼光好运气更好,选了个满京都最漂亮的女郎作皇後。
顾宁熙依着规矩用膳,时而答几句太上皇和太上皇後的问话。
相较之下,陆憬反而受了冷遇。
姚皇後打量面前这对年轻的小夫妻,这两个孩子缘分不浅,也愿他们能够更圆满些。
她笑着对陆憬道:“元乐将一辈子都许给你了,你可要好生待她。”
“儿臣明白。”
姚皇後笑容欣慰,祈安这孩子也是知道该如何爱人的。
十一月十六,安养于仁智宫丶久不问政事的太上皇正式下诏,为皇帝选立宣平侯嫡女为後。
立後的圣旨一夕之间传遍整个京都,在世家间激起千层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