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三十五章
腊月才过,年关未至,荣国府中已渐次忙碌起来,预备着各项年事。这日天色阴沉,铅云低垂,似有雪意。贾母处正房里却暖融如春,地上笼着熏笼,空气中弥漫着清淡的果香并炭火气。贾母歪在榻上,与邢夫人丶王夫人并宝玉丶黛玉丶三春等姐妹说笑闲话。怜春亦在一旁陪着,手里做着针线,偶尔擡头听一两句。
忽见林之孝家的进来回话,面色有些凝重,福了一福道:“老太太,门上传进话来,说是扬州林姑老爷府上来了人,有紧要家书呈给林姑娘。”
屋内说笑声顿时一歇。黛玉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颤,溅出几点水珠,落在葱黄的裙子上,洇开一小片深色。她脸色本就白皙,此刻更透出几分透明似的脆弱,忙放下茶盏,急问道:“来的是谁?父亲……父亲可安好?”
贾母也坐直了身子,道:“快叫人进来!”
不多时,一个风尘仆仆丶穿着青布棉褂的老仆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未语先哽咽:“给老太太丶太太丶姑娘请安!奴才林安,奉我家老爷之命,星夜兼程送来家书!”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双手呈上。
鸳鸯忙接过,转递给黛玉。黛玉手指微颤,拆开信笺,只看了几行,眼圈倏地红了,泪珠儿扑簌簌滚落下来,湿了信纸。她强忍着呜咽,对贾母道:“外祖母……父亲……父亲身染重疾,书信中说……说十分思念我,写书特来接我回去……”话音未落,已是泣不成声。
贾母闻言,心头也是一紧,忙将黛玉揽入怀中,摩挲着她的背,连声道:“我的儿,快别急坏了身子!你父亲吉人天相,必能逢凶化吉!”又问那老仆,“林姑老爷究竟是何病症?可请了太医?如今情形如何?”
林安叩头道:“回老太太,老爷入秋後便觉不适,起初只当是操劳风寒,吃了些药不见好,反日渐沉重。入了冬,竟至卧床不起……太医请了好几位,药也吃了许多,只是……只是总不见起色。近日精神越发短了,时常念叨姑娘……老爷怕……怕万一有个好歹,故特命奴才来接姑娘回去见上一面……”说着也忍不住拭泪。
满屋之人闻得此言,皆唏嘘不已。宝玉早已愣在当场,脸色发白,直盯着黛玉,仿佛怕她立刻便消失了般。探春丶惜春等也皆面露戚容。
王夫人叹道:“这真是……林姑老爷年纪并不算大,怎就病得这般重了?”又劝贾母,“老太太也别太过忧心,既如此,便让林丫头回去尽尽孝心也是正理。只是这千里迢迢,路上须得安排妥当。”
贾母搂着黛玉,心疼不已,沉吟片刻,决断道:“正是这个理。玉儿必得回去一趟。这样,让琏儿亲自护送玉儿去扬州!琏儿办事老成,有他跟着,我也放心。一应土仪盘缠,立刻打点起来,择日便啓程!务必要快!”又对黛玉道,“好孩子,莫哭坏了身子。你父亲见了你,心中一喜,病或许就好了三分。待你父亲安康了,再让琏儿接你回来。”
宝玉听到“回来”二字,方才缓过一口气,忙道:“老祖宗说的是!林妹妹,你……你定要好好的去,好好的回……”他心中有千言万语,当着衆人面却说不出口,只觉一股酸热直冲鼻腔,忙扭过头去。
黛玉泪眼朦胧,望着贾母慈爱的面容,又看看宝玉那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如同刀绞。她自入贾府,已将此处视作安身立命之所,如今骤闻父亲病重,归期难料,怎不肝肠寸断?只得强忍悲声,点头应下。
这里贾母即刻吩咐人去唤贾琏。又命鸳鸯丶琥珀开箱倒笼,寻捡上好人参丶灵芝等珍贵药材,并各色绫罗绸缎丶京中特産,足足收拾了几大箱,给林如海带去。府中顿时忙乱起来。
怜春在一旁静静看着,心中了然。林如海此病,恐难挽回。黛玉这一去,便是父女永诀。她见黛玉哭得浑身发颤,心下不忍,上前轻轻握住她冰凉的手,低声道:“林姐姐,千万保重。姑父大人定会转危为安的。南边冬天湿冷,姐姐自己也要仔细添衣。”又将自己绣的一个装着安神药材的香囊塞入黛玉手中,“这个姐姐带着,路上若睡不安稳,闻着或能好些。”
黛玉此刻心乱如麻,只觉那手温暖,言语恳切,反手握紧了怜春,哽咽道:“多谢五妹妹……”
正忙乱间,忽听外头又是一阵急促脚步声,一个婆子慌慌张张进来回道:“老太太,东府里大奶奶打发人来请太太和琏二奶奶即刻过去一趟,说……说家里有急事!”
衆人皆是一怔。王夫人蹙眉道:“什麽急事?没见这边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