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
沈阳城彻底清查完建奴的内应后,熊廷弼安排好各项防务,立刻赶往辽阳。
根据他掌握的情况,辽阳远比沈阳复杂得多,混乱得多。
当初袁应泰当巡抚时,大量招降蒙古人和女真人,直接编入军队,连那些流民都不加审查地放进城里。
这些人里,不知混进了多少建奴的细作,只等大军一到,里应外合拿下这座重镇。
而辽阳与沈阳不同,这是大明在关外的中心,辽东的将门世家大都扎根于此。
不能像沈阳那样大张旗鼓地清理,否则得罪了这些势力,自己在辽东恐怕寸步难行。毕竟他们手里掌握着兵权,在当地根深蒂固,不是沈阳那些外来将领能比的。
熊廷弼快到辽阳城外时,城门口已经挤满了人。百姓欢呼,士兵列队两旁,场面热热闹闹,像是迎接英雄凯旋。
熊廷弼见状,眉头紧锁,但没有当场作。他看向身边的标营参将,语气不悦地问:
“辽阳没事可做了?连军务都不管了?”
参将连忙让手下疏散人群,一边赔着笑脸解释:
“台台恕罪,这事是按察使司提的议,几位总兵也点头了,末将实在推脱不开。”
熊廷弼摇头轻叹。他在沈阳那一套,这些人怕是早就听说了,现在这种风气,谁也不敢出头。
“进城吧。”
辽东的大小官员早就在城门下候着了,见到熊廷弼到来,个个笑容满面,纷纷上前祝贺:
“台台大胜归来,真是为我大明扬威啊!”
“台台用兵如神,是咱们辽东的中流砥柱!”
“不知台台何时带我们去闯一闯,也立点功劳?”
熊廷弼只是淡淡一笑,回道:
“靠的是沈阳将士奋勇杀敌,功劳不在我。”
“府衙已经备好宴席,为台台接风洗尘。”
就这样,熊廷弼在一片恭喜声中进了辽阳城。
宴席上,酒过三巡,熊廷弼不再绕弯子,直接开口,想看看这些人到底多深水:
“诸位将军,我此次来辽阳,是奉了圣上的旨意。”
一听“奉旨”二字,全场顿时安静下来。
熊廷弼顿了顿,缓缓说道:
“查辽阳军务。”
一句话落下,院中鸦雀无声。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熊廷弼扫视众人,见他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出声,心中已有数。
辽东军将的底细他清楚得很。吃空饷、贪军资、养私兵,这些事早已不是秘密,连京城的大臣都心知肚明。
但他们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他们来说,辽东就是一个金矿,只管定期收钱便是。
这些还算小事。真正的大问题,是走私。这才是真正的财路。无论关内关外,官员也好,士绅也罢,有门路的谁不插一脚?
商人与军将更是利益捆绑,眼中只有金钱。他们才是建州反叛的幕后推手。
是他们,把大明一步步拖入泥潭,也把自己逼向绝路。
辽东的这个利益网,比江南更难啃。江南那帮人不过嘴上嚣张,动手不难。而辽东不同,这些将领哪个不是百年根基,世代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