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遵旨。”
官员们望着整齐列队、装备精良的羽林军,心中暗想,这得耗费多少银两,真是奢侈。
朱由校下马,走到四位总理大臣面前,说道:
“朕此番出征,短则一月便可归来。这段时间,就靠你们四位守住朝局了。”
四位大臣拱手回道:
“定不负圣恩。”
徐光启神情激动,眼含热泪地说道:
“陛下此行北征,务须以自身安危为重,若战局不利,当暂避锋芒,切勿孤注一掷。”
“陛下肩负大明中兴之责,大明不能没有陛下。望陛下谨记老臣之言。”
徐光启的意思,朱由校心知肚明。如果没有必胜把握,不如暂且保存实力。最重要的,是保全自己。
朱由校淡淡一笑,语气从容地说道:
“先生不必担忧,朕此去必能凯旋,先生无需太过挂念。”
“毕懋康负责的新式火枪研,务必全力支持。若遇到难题,先生可向工部尚书宋应星请教。此人学识渊博,与先生志趣相投。”
“臣谨记在心。”
“京城,就托付给四位了。”
话音未落,朱由校一跃上马,高喝一声“驾”,便策马而去。
队伍随之出,径直从文官们站立的方向穿过,毫无避让之意。几位官员气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换作以前,这些将领哪个不是点头哈腰地过来行礼?
如今真是风水轮流转,人心也变了。他们也只能心里骂几句,嘴上不敢说半句。
皇帝尚武,重视军伍,谁要是去招惹这支队伍,那不是自寻死路?这点分寸他们还是有的。面子可以丢,命丢了,就什么都没了。
百官伫立原地,目送皇帝远去的背影。直到视线中再也看不到,王象乾才招呼众人回城。
朱由校率军行至数里之外,策马上了一座小山,望着初升的太阳低声说道:
“这片土地,本该安宁祥和。流血漂橹的日子,我决不允许它再来。”
孙云鹤听得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皇帝话中的深意。
而朱由校脑海中浮现的,却是皇太极多次入关劫掠的历史画面。那些看似只是掠夺的行为,实则早已埋下大明覆灭的种子。
他们每到一处,便寸草不留,百姓生灵涂炭。
“赤地千里”四个字,在书上只是轻描淡写,可现实中,却是尸骨遍野,哀鸿遍野。
虽不如靖康之耻那般耻辱,但带来的苦难,却比那时深重百倍。
“出!”
朱由校不再多想,他要用行动去改变这一切。他要扭转汉人世代受苦的命运。
因为他,也是汉人。
大明天启元年二月二十五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朱由校,继永乐、正德之后,时隔百年,再次亲征蒙古。
天启皇帝朱由校,踏上人生第一次亲征之路!
喜欢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