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成太子的掌上娇 > 第146章 天策上将(第1页)

第146章 天策上将(第1页)

第146章天策上将

翌日,大朝会。紫宸殿内,气氛庄严肃穆,却隐隐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李弘一党的覆灭馀威尚在,百官垂首屏息,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苏宸高坐龙椅,冕旒垂旒,遮住了他深邃的眼眸,只露出冷峻的下颌线。待日常政务奏报完毕,他缓缓擡起手。

福安立刻上前一步,展开一卷明黄圣旨,尖细而清晰的声音响彻大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膺天命,统御万方,夙夜孜孜,惟求国泰民安。然百年积弊,非革新无以图强;千里江山,非贤才无以共治。今察天策郎林砚,忠贞体国,智虑深远,于肃贪腐丶御外侮丶赈灾黎丶定国策,厥功至伟,实乃朕之肱骨,国之柱石!”

圣旨的开篇,便以极高的规格肯定了林砚的功绩。百官心头一凛,屏息凝听。

“为廓清吏治,广纳贤能,通达民情,强我国本,特旨:设立‘天策府’,独立于六部九卿之外,掌风闻刺探丶度支审计丶机宜谋略丶格物研发之权!天策府主官,授‘天策上将军’衔,秩同正一品,入则参赞军国机务,出则钦命督察四方!府内设风闻丶度支丶机宜丶格物四司,司官由天策上将军遴选,报朕亲批!”

“兹委林砚,为天策府首任主官,授天策上将军!赐玄铁‘天策令’,见此令如朕亲临!望尔克勤克勉,秉公持正,辅朕开创大雍新天!”

“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偌大的紫宸殿内,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

百官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地望着御座上的帝王,又看向肃立在丹陛下首丶身着崭新天策上将军玄色蟒袍丶腰悬玄铁令牌丶额间一点淡红朱砂痕犹在的林砚。

天策府!独立于六部之外!风闻丶度支丶机宜丶格物…这几乎囊括了情报丶财政丶谋略丶科技等帝国最核心的权力!天策上将军!秩同正一品!位同宰辅!“如朕亲临”的玄铁令!

这已不是简单的封赏!这是在现有的朝堂格局之外,硬生生开辟出一个由林砚一人独掌丶权力通天的新机构!一个能与内阁分庭抗礼丶甚至凌驾其上的庞然大物!

“陛下!万万不可啊——!”短暂的死寂後,一声凄厉的悲鸣打破了沉默。礼部尚书钱有龄扑通跪倒在地,老泪纵横,以头抢地,“祖宗成法!朝廷体统!岂可轻废!天策府之设,权柄过甚,凌驾六部,古未有之!此乃…此乃祸乱朝纲之始啊!陛下三思!陛下三思啊!”

“臣附议!”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御史颤巍巍出列,声音悲愤,“林大人虽有功绩,然终究年轻,更兼…(他不敢明指林砚与苏宸关系)骤然授予如此重权,恐非国家之福,更非林大人之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陛下,此乃置林大人于衆矢之的啊!”

“陛下!天策府掌风闻刺探,形同厂卫,恐开告密诬陷之风,令百官人人自危,朝堂离心离德!”

“度支审计之权归于天策府,户部形同虚设,国用如何平衡?”

“格物研发,奇技淫巧,岂能登大雅之堂,与国政并论?”

附议之声此起彼伏,反对的浪潮比预想中更为猛烈。守旧派丶清流丶乃至部分利益受损的官员,在这一刻结成了暂时的同盟。林砚额间的朱砂痕,此刻在他们眼中,如同妖异的印记,象征着即将到来的恐怖权柄。

面对汹涌的反对声浪,苏宸端坐如山,冕旒下的目光冰冷如霜。他并未立刻发作,而是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肃立的林砚。

林砚迎着满朝或质疑丶或愤怒丶或嫉恨的目光,神色平静无波。他整理了一下蟒袍的衣襟,缓步走到大殿中央,对着御座上的苏宸,深深一揖。

然後,他缓缓转身,面向群臣。额间那道淡红的朱砂痕,在殿内煌煌灯火下,竟透出一种神性的威严。

“诸位大人。”林砚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嘈杂的议论,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沉静力量,“天策府之设,非为争权,更非为祸乱朝纲。其本意,陛下圣旨已明:廓清吏治,广纳贤能,通达民情,强我国本!”

他目光如电,扫过那些激动的面孔:

“风闻司,刺探不法,纠劾贪渎,是为廓清吏治扫除障碍!非为告密,而为正本清源!若无风闻司,清州吴良之流仍在鱼肉百姓!李弘之谋仍在暗中滋长!诸位大人扪心自问,是愿意生活在一个吏治清明丶贪官伏法的朝堂,还是愿意与蠹虫同流,时刻担忧东窗事发?”

“度支司,审计国用,厘清账目,是为开源节流,强国富民!盐票法推行,盐税增收,国库稍裕,此乃度支审计之功初显!户部掌天下钱粮,职责重大,天策府度支司,意在协助查漏补缺,防范贪蠹,何来架空之说?难道诸位大人,反对的是国库充盈,反对的是赋税清明?”

“机宜司,参赞谋略,分析利弊,是为陛下决策提供臂助,集思广益,减少疏漏!朝廷大政,多算胜,少算不胜。多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多一个洞悉全局的头脑,于国于民,有何坏处?”

“格物司,”林砚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研制军械,改良农具,探索天地至理,此乃强国之基!落雁坡之战,简易火器显威;榆树湾抗洪,新法疏导建功!诸位大人口中的‘奇技淫巧’,救过边关将士的命!保过数万黎民的家园!这,便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淫巧’之功吗?”

一连串的反问,条理清晰,直指核心,将反对者的理由一一驳斥,更将天策府各司的职责与已取得的实效摆在明处!林砚的声音并不激昂,却带着一种强大的逻辑力量和凛然正气,回荡在紫宸殿内,让不少反对的官员哑口无言,脸色涨红。

“至于林某,”林砚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目光却锐利如刀,“林某之才德,自有陛下明鉴,更有江山社稷为证!林某之位,非因侥幸,乃以朔方风雪中之智丶清州浊浪里之血丶暖阁惊魂下之忠换来!林某既受此位,便担此责!功过是非,留待青史评说!若因惧‘木秀于林’,便裹足不前,因噎废食,则新政何行?大雍何强?!”

掷地有声的话语,带着一股孤勇与坦荡,震得大殿嗡嗡作响。他站在那里,清瘦的身躯在玄色蟒袍的映衬下,竟显得无比挺拔高大,额间那点朱砂,此刻仿佛不再是帝王私印,而是功勋与忠诚的烙印!

“说得好!”苏宸洪亮的声音骤然响起,带着雷霆般的威压,瞬间压下了所有残馀的议论。他猛地站起身,玄色龙袍无风自动,冕旒玉珠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天策府之设,乃朕深思熟虑之国策!林卿之言,便是朕之意!”苏宸目光如电,缓缓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谁赞成?谁反对?”

冰冷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决断。殿内一片死寂,无人再敢出一言。钱有龄等反对最激烈者,更是面如死灰,匍匐在地,瑟瑟发抖。

“即日起,天策府开府建衙!一应章程,由天策上将军林砚拟定,报朕御批!”苏宸一锤定音,为这场朝堂惊雷画上了句号。他看向丹陛下肃立的林砚,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激赏与信任。

朝堂惊雷,虽引风波无数,但天策府这艘承载着帝王意志与改革宏图的巨舰,已然在惊涛骇浪中,正式起航!而林砚,这位额点朱砂丶手握玄铁令的天策上将军,正式站上了大雍王朝权力之巅,与他的帝王并肩,俯瞰这万里河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