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 > 第434章 郭靖再临全真教(第1页)

第434章 郭靖再临全真教(第1页)

他依照当年约定,奏请皇帝,正式册封大理段氏领袖段祥兴为大理王,世袭罔替,永镇西南,保有高度自治之权,但主权、外交、军事皆归于大宋中央。

此举既免去了西南方向的兵戈之灾,又以最小的代价将大理彻底纳入版图,稳定了后方。

段氏感激涕零,西南遂定。

天下砥定,万邦来朝。

杨过坐镇汴梁,他的重心从军事征服转向了更为繁巨的内政建设。

安抚流民,分配无主土地,大量没收自蒙古贵族和汉奸的徒弟,对于那些地方大族,鱼肉百姓则抄家处理,对百姓尚可的则以安抚为主。

此外兴修水利,鼓励工商,推广新式农具,整顿吏治,修订律法……数不胜数。

这一系列旨在恢复生产、稳固统治、提升国力的政策,在他强有力的推动下,有条不紊地施行开来。

凭借其绝对的实力、威望以及对朝堂的完全掌控,加上文云孙、贾似道、郭靖、黄蓉等能臣干将的辅佐,新生的庞大帝国,虽然疆域骤扩,百废待兴,却奇迹般地迅稳定下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军心稳固,民心归附,天下局势,渐入佳境。

在这举国欢腾、万象更新的氛围中,最感快慰的,莫过于郭靖。

他毕生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信念,坚守襄阳数十载,屡挫蒙古兵锋,所求的,无非是保境安民,乃至有朝一日能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如今,这梦想不仅实现,更是以远他想象的方式和规模达成。

他心中的激动与自豪,难以言表。

在西路大军基本平定西域,主力回师,途经京兆府路时,郭靖处理完紧要军务,心中一动,想起故地,便只带了十余名亲随,策马离营,直奔终南山而去。

终南山,全真教祖庭所在。

自当年蒙古势力日渐南侵,终南山地处前沿,全真教因金轮国师等蒙古高手那一次的事情,整体影响力都受到不小打击。

在杨过的建议下,为保存道统,避免无谓损失,全真教毅然决定封山避世,紧闭山门,不与外界往来,已有数年之久。

郭靖来到终南山脚下,但见山门紧闭,石阶上落叶堆积,两旁杂草丛生,透着一股萧索与寂寥。

与山下光复后日渐热闹的景象相比,恍如隔世。

他心中不禁一酸,想起当年马钰、丘处机等道长对自己的教诲之恩,想起全真教往日鼎盛时的香火缭绕,更是感慨万千。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上前叩响山门上那沉重的铜环。

叩了良久,山门旁一道侧门才吱呀一声,打开一条缝隙,露出一个年轻道士警惕而陌生的脸庞。

“何人叩门?本教已封山多年,恕不接待外客,请回吧。”

年轻道士语气生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郭靖本就口拙,见对方如此戒备,一时不知该如何简洁表明身份来意,只得抱拳道:“在下郭靖,特来拜见丘处机道长、马钰道长诸位故人,还请通禀一声。”

那年轻道士入教晚,并未见过郭靖,加之封山日久,消息闭塞,只觉眼前这大汉身形魁梧,气度沉雄,虽自称郭靖,但如今世道纷乱,谁知是真是假?

万一是蒙古鞑子或者什么歹人冒充,诱骗开山门,那岂不坏了教规,酿成大祸?

他脸色一板:“什么郭靖李靖?没听说过!教主与诸位师祖长老正在清修,不见外客!离去!”

说着就要关门。

郭靖一急,伸手抵住门板,他功力深厚,力达千斤,那年轻道士如何关得上?不由得又惊又怒,喝道:“好贼子!果然来者不善!竟敢强闯山门!”

说罢,唿哨一声,山门内立刻传来一阵杂沓的脚步声和呼喝声,显然早有防备。

郭靖身后的亲兵见对方如此无礼,竟对郭大侠呼喝,也纷纷上前,手按刀柄,怒目而视。

双方剑拔弩张,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